什麼是”坐骨神經痛”? - 藥品
By Jessica
at 2005-05-05T00:00
at 2005-05-05T00:00
Table of Contents
如題,會有哪些症狀呢?應該要怎麼處理才妥當?
已更新項目:
大家提供的方法都好清楚,所以付諸於投票~~
已更新項目:
大家提供的方法都好清楚,所以付諸於投票~~
Tags:
藥品
All Comments
By Jake
at 2005-05-07T02:36
at 2005-05-07T02:36
坐骨神經痛是一個很常見的名稱,用來描述一種神經痛的方式,不是指一個特定的病。通常發生於椎間盤突出壓迫腰椎神經引起的痛或是因脊椎管或椎間孔狹窄,對脊髓神經或供應神經之血管造成壓力,導致神經根缺血所產生的臨床表現。
症狀:
坐骨神經痛的方式有一定的特色: 從後背部沿著臀部,再順著大腿的 後側到小腿的側面或腿肚,好像是順著一條神經的走向痛下來的。如只有背痛,沒有延伸到腳,只能算是下背痛。早期會覺得背部酸痛,無法直立。接著隨著坐骨神經的逐漸受擠壓,疼痛會延著大腿背面向下延伸,直達腳板。這種疼痛更加重時會造成『間歇性神經性跛行』,其典型的症狀為病人行走一段距離便需要蹲下或坐下來休息,經幾分鐘後才能再走。隨著坐骨神經的壓迫程度加重,病人會出現腳部麻木及肌肉萎縮等症狀。病人無法正常彎腰,坐姿或打噴嚏、咳嗽常加重症狀。臨床檢查發現相對的神經根所支配的肌力變差、感覺變鈍、反射失常。難以忍受的酸麻痛苦,有時常常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起居,
病因:
壓迫神經根的原因很多,腰椎間盤突出及腰椎狹窄造成者佔大多數。
椎間盤突出 ( Herniated Intervertebral Disc)
椎間盤介於上下兩節脊椎椎體之間, 由內層的髓核及外層的纖維環所構成. 每節椎間盤加起來約佔整個脊柱高度的四分之一, 椎間盤的目的在於吸收脊椎所承受的壓力, 使力量平均分散。施加在退化椎間盤上的不正常壓力可能超過椎間盤纖維環的強度,而導致纖維環破裂,使整塊髓核物質或其碎片突入脊椎管,造成腰椎或薦椎神經根在離開脊椎管時受到張力或壓迫 ,這是椎間盤突出之基本病理病灶。 椎間盤突出最常發生在四十至五十歲之間的病人,大約百分之九十的椎間盤突出影響第五腰椎和第一薦椎神經根。
如果神經受到足夠嚴重的壓力,腳踝反射可能減少或消失。伸趾長肌或前脛骨肌之肌力可能減弱,甚至到足部完全下垂之程度。病人可能具有腳趾和足部之麻木、針刺感,並伴有受影響神經根皮節之感覺喪失。更有甚者,由於椎間盤突出太大而導致馬尾症候群,此時病患會有大小便失禁。
脊椎狹窄 ( Spinal Stenosis)
脊椎狹窄可能是先天性,或是合併軟骨發育不良症。然而最常見的情況是由退化性脊椎病變、脊椎脫位。疼痛主要是發生在背部,但通常也會出現在單側或雙腿上。運動通常會加劇疼痛,也可能增加感覺障礙和運動性無力。其腿部疼痛通常類似椎間盤突出,或間歇性跛行疼痛。然而與後者不同之處,脊椎狹窄之疼痛不會由站直不動減輕。
退化性滑脫(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好發在五十歲以上的中年人, 女性發生的機會約為男性的六倍. 脫位的原因是來自長期腰椎關節退化而造成不穩的結果.在解剖位置上, 第五腰椎居於兩腸骨之間的較穩定部位, 因此很容易造成第四腰椎往前移位, 這種移位通常不會超過腰椎側徑的1/3.產生症狀的原因係來自腰椎不穩定, 所造成的坐骨神經痛. 腰痛有時會延伸至臀部或大腿後側. 有一部份的患者則患有[脊椎狹窄症] 的症狀, 通常在走一小段路後, 兩下肢會產生抽痛, 麻木, 必須要停下來休息片刻才會獲得緩解.
其他尚有臀部的梨狀肌發炎、腫脹有時也會壓迫到下方的坐骨神經,引起類似的症狀。極少病患,可導因於脊椎腫瘤。
有坐骨神經痛時,應先找骨科醫師檢查,以確定診斷,其中輕者可以藥物治療或安排復健治療。一般是看神經被壓迫的程度而定,如果痛得不能走路,經過完全臥床休息兩星期,或是經過六星期至三個月的藥物及復健治療,病情未改善或惡化 。醫生檢查時,腳板或腳踝的力量已經變差了,或是掃瞄看到椎間盤根本已經破裂且嚴重凸出,或脊椎狹窄很明顯,這時還是手術比較好,以免神經繼續被壓迫而造成腳部肌肉萎縮,腳踝沒力,疼痛麻痺, 甚至會影響大小便功能。根據以上的手術適應症, 好好的選擇病人並給予適切的手術, 90% 以上的病人均可得到滿意的結果. 手術後一般第一至三天即可下床活動. 約第四至七天左右即可出院, 六週至三個月通常可回復到原來的工作崗位.
手術方式:
如為腰椎椎間盤凸出症時,需做椎間盤切除手術;如有椎管狹窄,則需做多節椎板切除及減壓術。如有脊椎的不穩定問題,尚須做補強的融合術,一般施予椎弓莖鋼釘固定術加上後外側骨融合,才能加強脊椎的穩定,以避免脊椎滑脫復發而壓迫神經。這種病人術後仍須穿用下背支架三至五個月。術後三個月內必須限制活動, 六個月後可逐漸增加活動量, 一年之後可完全恢復自由活動.
腰椎手術有無併發症 ?
除了麻醉有其風險,手術傷到神經,有可能腳踝會沒力或麻麻的,神經膜弄破會漏水,引起傷口積水,傷口細菌感染會發炎化膿。在一位熟練的骨科醫師手術下手術併發症發生的機率約在 3-5%, 不過,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手術。因此, 手術一定要符合手術條件。包括: 無法忍受的痛,或神經已經被壓迫得功能受到明顯的影響。
如何復健治療?
腰椎椎間盤突出症, 原則上是用保守療法可以選擇短波、熱敷、腰椎牽引、磁場治療、電刺激、向量干擾波等。這些治療模式有針對肌肉放鬆的,有針對減輕局部神經壓迫的症狀,也有直接針對疼痛來治療的。至於治療性運動則是經由運動的處方,設法回復腰背部正常的生物力學特性,避免神經受到不正常的刺激,這一部份可請教專業的骨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以獲得正確的資訊與運動的方式。
如何保養腰部?
坐骨神經病患者應注意下列事項:
1. 儘量避免提重物。
2. 避免激烈的腰部運動。
3. 平時坐姿、站姿要端正。
4. 避免穿高跟的鞋子,應穿平底鞋。
5. 疼痛時應儘量臥床休息。
6. 平時不可睡彈簧床,或海綿床。應睡硬板床。
7. 多吃蔬果,以避免便祕。
病情較重者平時可穿上束腹或背架以保護腰部,但不可長時間穿著,以免脊柱肌肉萎縮,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結論:
在台灣,常見的坐骨神經痛的非手術療法包括:吃藥(中藥或西藥)、針劑注射、復健治療(包括局部熱療、電療、骨盆牽引、運動治療、姿態教育)、針灸、推拿、拔罐、徒手整背、按摩等。各種療法都有其優劣點,效果因人而異。處理坐骨神經痛除了靠醫師外,病人本身的配合也很重要。例如:站姿、坐姿、睡姿、搬東西的姿勢都要從日常生活中養成正確的習慣。另外,增強腹肌及背肌肌力的運動也需持之以恆。「預防勝於治療」,有了正確的姿態及強有力的腹、背肌,是預防再發最有效的利器。很多患者以為止痛藥吃多了會產生副作用,因此經常忍著痛、不吃藥。但是研究人員建議,臥床休息固然有效,但是在床上躺得太久,也會躺出血液循環不良、便秘的副作用。依照醫師囑咐,按時吃藥、保持正確坐臥姿勢、不拿重物,才能夠有效紓解坐骨神經痛的痛苦。如果您懷疑自己是坐骨神經痛,請直接到骨科求診。
By Xanthe
at 2005-05-09T04:02
at 2005-05-09T04:02
椎間盤突出症常見於較年輕的族群,患者年齡多小於五十歲。由於椎間盤的早期退化而引起內容物的突出壓迫神經根所形成,好發的部位在第四、五腰椎或第五腰椎與第一薦椎之間。治療首先採保守療法,保守療法包括藥物治療,臥床休息及復健治療。經保守療法,約有百分之九十的患者可以得到不錯的緩解。如為期六週的保守療法失敗,症狀持續存在,或合併運動功能障礙,或反覆發生坐骨神經痛的症狀,這時可考慮採取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將壓迫神經的椎間盤切除,其成功率可達百分之九十以上。目前臨床上,有許多種其他方法的手術,但其效果未明。
脊椎退化性病變造成的坐骨神經痛,也就是一般俗稱「長骨刺」,常見於老年的族群,且其臨床症狀與椎間盤突出症略有不同。患者初期為慢性下背痛,逐漸地背痛會傳到臀部、大腿,甚至小腿,且往往因站立或行走而加劇,但是坐下或躺下則疼痛緩解。漸漸地,坐下或躺下無法緩解症狀,甚至造成下肢麻痛、無力,無法行走。最後因神經壓迫太厲害而造成肌肉萎縮,大小便排泄困難等。初期,治療原則為保守療法,也就是藥物及物理治理,日常生活中,則應避免提重物、彎腰搬重物,及坐姿要正確,通常保守療法在早期脊椎退化性病變,均可得到不錯的效果。但如果保守療法失敗,患者有明顯的神經壓迫症狀或大小便排泄困難,則需採取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將壓迫神經的骨刺切除,同時若有脊椎骨穩定度不良的情況,則需同時加作脊椎融合及鋼釘內固定。
雖然手術治療有其危險性,但因神經壓迫造成的生活不便及可能發生的後遺症,而且手術治療有其一定的療效,權衡其得失,手術治療在特定的情況下仍是必需的。
By Emma
at 2005-05-08T06:56
at 2005-05-08T06:56
遠紅外線新定義及臨床使用和中醫理論中的針灸如何發揮療效?
http://tw.myblog.yahoo.com/syndeck-lien
最高科技---不需要用針的針灸加遠紅外線
http://blog.xuite.net/syndeck/001/7509914
[email protected]
Tel:(02)25851009
By Jake
at 2005-05-05T23:32
at 2005-05-05T23:32
坐骨神經痛是一個很常見的名稱,用來描述一種神經痛的方式,不是指一個特定的病。通常發生於椎間盤突出壓迫腰椎神經引起的痛或是因脊椎管或椎間孔狹窄,對脊髓神經或供應神經之血管造成壓力,導致神經根缺血所產生的臨床表現。
症狀:
坐骨神經痛的方式有一定的特色: 從後背部沿著臀部,再順著大腿的 後側到小腿的側面或腿肚,好像是順著一條神經的走向痛下來的。如只有背痛,沒有延伸到腳,只能算是下背痛。早期會覺得背部酸痛,無法直立。接著隨著坐骨神經的逐漸受擠壓,疼痛會延著大腿背面向下延伸,直達腳板。這種疼痛更加重時會造成『間歇性神經性跛行』,其典型的症狀為病人行走一段距離便需要蹲下或坐下來休息,經幾分鐘後才能再走。隨著坐骨神經的壓迫程度加重,病人會出現腳部麻木及肌肉萎縮等症狀。病人無法正常彎腰,坐姿或打噴嚏、咳嗽常加重症狀。臨床檢查發現相對的神經根所支配的肌力變差、感覺變鈍、反射失常。難以忍受的酸麻痛苦,有時常常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起居,
坐骨神經痛需要開刀嗎?
有坐骨神經痛時,應先找骨科醫師檢查,以確定診斷,其中輕者可以藥物治療或安排復健治療。一般是看神經被壓迫的程度而定,如果痛得不能走路,經過完全臥床休息兩星期,或是經過六星期至三個月的藥物及復健治療,病情未改善或惡化 。醫生檢查時,腳板或腳踝的力量已經變差了,或是掃瞄看到椎間盤根本已經破裂且嚴重凸出,或脊椎狹窄很明顯,這時還是手術比較好,以免神經繼續被壓迫而造成腳部肌肉萎縮,腳踝沒力,疼痛麻痺, 甚至會影響大小便功能。根據以上的手術適應症, 好好的選擇病人並給予適切的手術, 90% 以上的病人均可得到滿意的結果. 手術後一般第一至三天即可下床活動. 約第四至七天左右即可出院, 六週至三個月通常可回復到原來的工作崗位.
手術方式:
如為腰椎椎間盤凸出症時,需做椎間盤切除手術;如有椎管狹窄,則需做多節椎板切除及減壓術。如有脊椎的不穩定問題,尚須做補強的融合術,一般施予椎弓莖鋼釘固定術加上後外側骨融合,才能加強脊椎的穩定,以避免脊椎滑脫復發而壓迫神經。這種病人術後仍須穿用下背支架三至五個月。術後三個月內必須限制活動, 六個月後可逐漸增加活動量, 一年之後可完全恢復自由活動.
詳細的請到網址觀看
Related Posts
附著在牆壁上的白色怪東西?
By Ursula
at 2005-04-21T00:00
at 2005-04-21T00:00
止咳化痰?!
By Dinah
at 2005-04-19T00:00
at 2005-04-19T00:00
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咳嗽快點好的呢?
我是因為痰咳不出+咽喉癢才咳很久的 ...
免疫力不好的我該吃什麼?看醫生要掛哪一科?
By Olivia
at 2005-04-14T00:00
at 2005-04-14T00:00
看醫生要掛哪一科?
兒茶素是什麼?
By Lucy
at 2005-04-13T00:00
at 2005-04-13T00:00
常常在茶飲料包裝上看到....
關於肝的保養
By Carol
at 2005-04-08T00:00
at 2005-04-08T00:00
我的肝功能有些差
我承認是我平常都在熬夜害的
但幸好我才23歲
應該還有機會可以做好保養吧~?
想問問大家 要如何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