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專業人士有骨刺而且手會麻需要開刀嗎? - 類固醇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0-05-08T00:00

Table of Contents

請問專業人士有骨刺而且有壓迫到神經導致手會麻.肩頰骨裡頭也會痛.該怎辦.需要開刀嗎?
我是個40歲ㄉ人.已照過核磁共振.復健也在做.但沒啥起色.天天都非常不舒服.
也有吃醫師開ㄉ消炎止痛.類固醇ㄉ藥
看過3ㄍ醫師卻說法都不同
請各位幫幫忙............謝 謝

All Comments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0-05-08T17:22
很榮幸與您一起探討個問題:
(1) 請問專業人士有骨刺而且有壓迫到神經導致手會麻.肩頰骨裡頭也會痛.該怎辦.需要開刀嗎?
答:依本人臨床經驗,頸椎長期同一個姿勢太久會使頸椎側歪,容易造成頸椎小面關節的錯位,一旦這部分的頸椎發生擠壓、錯位時,那麼,椎間盤的神經痛覺會從肩膀向下傳導至手部,造成酸麻痛等症狀,尢其以「落枕」最為常見。通常此錯位在X光片0.1公分的距離也難以判讀出來,往往是醫學上的一大盲點。
由此可知,手麻跟頸椎有密切關聯 ,由其是頸椎4、5、6節的神經反射區是在肩膀、指掌處,所以一旦頸椎錯位、落枕最容易造成肩膀、手部酸麻的問題,如果久久置之不理,則會使手部的氣血循環受阻,形成二度傷害。
頸椎異位圖:
圖片參考:http://d.yimg.com/mw/nimage/ba36535aadf267da

神經痠麻分佈圖:

圖片參考:http://tw.wrs.yahoo.com/_ylt=A3eg8_kB1otLZjcBhZZ21...
(2)我是個40歲ㄉ人.已照過核磁共振.復健也在做.但沒啥起色.天天都非常不舒服.
也有吃醫師開ㄉ消炎止痛.類固醇ㄉ藥
看過3ㄍ醫師卻說法都不同
答:就目前台灣的醫療而言,因為不同醫療體系,所以有不同的治療方式。而且不同的醫師也有不同的診斷方式。以下不同的醫療模式提供參考:
手麻、肩膀痛如果選擇看西醫的話 ,大部分都是開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給你吃,接下來會照X光或核磁共振,並安排電療、熱敷、牽引等長期復健,不過對患者而言,所花費的精神、時間、金錢成本相當的大,但未必能有效治本。如果症狀嚴重時還要接受開刀手術,而且術後必須承擔高額醫療費用與開刀的後遺症。
至於看中醫的話 ,雖然他不會幫您開刀,但至少他還幫您做一些針灸、推拿、鬆筋、膏藥、活絡關節等工作,雖然治療時間過於短促,而且恢復效果可能比較緩慢。
另外坊間還有一種「整骨推拿」工作室,主要是以不用藥、不打針、不針灸、不放血、不開刀的第三類療法在為人服務,我國政府將其列入「民間療法」之合法範疇,雖然那是以自費方式在經營,但其專業度仍有採信的空間,它可以協助患者使骨骼回復到正常位置,並促進血液循環、經絡暢通與肌肉放鬆,使症狀自然而復癒。不過唯一遺憾的是…坊間整骨技術良莠不齊、收費高低標準不一,如果患者真的希望自己能早日康復的話,最重要還是施術者的技術與醫德才是最大關鍵。
ps:希望以上說明對您有所助益,誠心祝您早日康復
日式整骨--劉炫見 謹上
2010-05-09 20:55:55 補充:
根據本人臨床經驗,頸椎骨刺、手麻,只要經由正確評斷,透過安全無副作用的「整骨療法」技術,大約3~5次左右即可逐漸復癒。
*****以上純屬經驗提供參考,實際狀況建議當面檢視「重新評估」 *****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0-05-11T12:14
足跟骨刺Heel spurs(bony spur):足跟骨刺或足跟骨刺症候群都是因足部筋膜受到壓力所常見的疾病,這個壓力形成足跟底的骨刺,有很多骨刺是不會痛,因而產生慢性的疼痛。足跟骨是在足部最大的骨頭,並且吸收最多的震動和壓力,足跟骨刺的發展是因為足跟不正常的成長,當足底筋膜被拉到遠離足跟的區域,就形成鈣化引起骨突或骨刺的發展,足底筋膜是一群廣大纖維狀的組織,它沿著我們足部底部的表面從足跟到中足進入前足,骨刺會引起我們的在後足因壓迫組織產生額外的痛,特別在站和走路時。
原因
骨刺的發展是因為足底筋膜被拉到遠離足跟處,使足跟骨鈣化不正常的生長,這個足底筋膜被牽拉,通常是過度的內翻(扁平足),但人們不正常的高足弓(pes cavus)也會,骨刺女性發生的機率明顯較大,是因為女人穿有跟鞋的習慣。
治療與預防
1.冰敷、用藥、避免運動或避免劇烈性的活動。
2.物理治療:超音波USD、電療ES、水療來降低發炎。
適當的骨刺治療在於引起足底筋膜的過度牽拉,當過度的內翻可以在縱弓與後足方給予支撐,有效的足部輔具可以降低後足過度的內翻,其他一般的治療包括牽拉運動、降低體重、穿有足跟緩衝力的鞋、吸震的鞋、步鞋、可抬高足跟的凝膠墊、凝膠套、或其他足部輔具的產品,凝膠墊和凝膠套可以提供額外的舒適性和足跟的緩衝力,可降低在每一天活動時的剪力和吸震作用,預防上可以做一些例行的運動,例如慢跑、騎腳踏車、游泳,若有一些特別的情形才會建議用手術來治療。
http://www.drfoot.com.tw/person_hallux.htm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0-05-09T01:45
症狀必須詳細診察、謹慎評估,經過理學的檢測、骨骼位置的觸診和人體力學動作分析測試,才能診斷出真正的問題所在,擬定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針對受傷和移位的組織需要確實的治療,施以適合的徒手整治技術,深入脊椎及關節的治療,針對真正的問題處置,加快復原速度,徹底解決。成功大學復健物理治療學系畢業,進修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碩士。歡迎至部落格留言討論,可以給你專業上的建議幫助。
這些整治方法有針對肌肉放鬆的,有對移位部位的整復,有針對減輕神經壓迫的症狀,也有直接針對疼痛來治療的。至於治療性運動則是經由運動的處方(核心肌羣訓練),設法回復正常的人體力學特性。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0-05-12T04:43
你的情況不需要開刀喔,應該只是力學不正爾已,開刀的話,就一定無法和正常人一樣嚕,多找一些專業人士評估看看喔。最好是自費又友執照的喔。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0-05-08T17:16
不必開刀.使用筋肉放鬆術.約兩次可以改善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0-05-11T03:44
骨刺是指骨的關節,或者是筋路軟骨出現異狀,骨質增生狀態,壓迫到神經,所引起「酸、抽、痛、麻、痺」等現象。其實生骨刺與坐骨神經痛,骨質疏鬆,骨質增生,筋骨退化。大都數是肝腎虛弱,精血不足,骨質流失過多,致使筋骨無力,造成椎間盤退化突出,壓迫到神經所引起的病症。治療打針,吃消炎藥,止痛劑,類固醇,抗生素等等。
雖然很快就會止痛,但是不會斷根,如果長期使用,會造成很多副作用,與後遺症。像胃腸功能障礙,肝功能障礙,腎功能障礙,水腫等病症出現。
中年後最容易產生 : 骨質疏鬆,生骨刺,骨質增生,筋骨退化,腰酸背痛,坐骨神經痛,退化性關節炎,產生「酸、抽、痛、麻、痺」等現象。
筋骨退化,骨質疏鬆,骨質增生,骨刺、坐骨神經痛「酸、抽、痛、麻、痺」等病症。使用中醫中藥治療,不但沒副作用,又能徹底根本治療。
骨刺生在頸椎 : 壓迫到頭的神經,引起頭痛,顏面神經痛,失眠,記憶力減退,頭暈神智不清等現象。若壓迫到手的神經,引起手關節,或者是手指頭會麻會痠會痛,或者肩胛會痠會緊會痛,或者手會抽筋,麻痺,或肌肉痿縮等現象。若骨刺壓迫到頸部中樞神經,嚴重則會造成全身癱瘓,不可不慎 !
骨刺生在胸椎 : 壓迫到胸椎神經,引起胸悶胸緊,呼吸困難氣不順暢,容易疲勞,消化不良等現象。
中醫治療「骨質疏鬆、坐骨神經痛、骨刺」三大原則 :
第一、要補腎生精造髓,因為腎主骨藏精,腰為腎之腑,所以要補腎,腎勇則腰壯。
第二、要補氣養血,調理肝臟功能,因為肝主筋,筋路要勇,肝好筋就勇。
第三、要清血路,全身氣順,血路經脈暢通,無阻礙,氣強血清則百病無。
三方面配合治療,自然筋骨強壯,椎間盤軟骨韌帶,彈性好回縮有力,增加你的抵抗力,徹底改善虛弱的體質,根本治療。
吃藥治病要對症下藥治療,就要找專科醫師,詳細看病診察,了解體質和病症病因,辨症論治,才能對症下藥,徹底根本治療。
不是每一個人,同樣的病,就用同樣的藥,因為年齡不同,體質不同,病症病因不同,用藥就不同。
提供您參考資料 http://www.23710088.url.tw/html/02/index2.htm

保健食品的功效可信嗎?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0-05-08T00:00
保健食品有沒有可能添加類固醇? 或其它西藥成份?

白血病和瘦身及高中問題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0-05-03T00:00
1:食進肚物吞子裡呈現酸性還鹼性?
2:白血病的人好了之後可以吃麵那些嗎?
(例如科學麵小王子麵泡麵) 會說吃了怎樣嗎?
3:白血病的引起 是不是因 ...

腎和類固醇!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0-04-29T00:00
請問各位~
腎藥不好到啥程度才要開始吃類固醇呢?

痘痘的迷思和治療!(20點)盼認真的解答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0-04-25T00:00
首先希望不要有敷衍的回答,畢竟我也是很真心的發問,也對回答的人深深感謝,若是有醫藥背景者回答尤佳
我是國三男生,滿臉痘痘這個問題已經� ...

媽咪因類風濕性關節炎疼痛!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0-04-18T00:00
媽咪在生我之後,曾經生了一場差點要她命的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那時的醫學為了幫她解少疼痛,
只能打些消炎、止痛的藥劑、和類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