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扭傷用的中藥吊膏,成份為何? - 藥品

By Linda
at 2008-06-08T00:00
at 2008-06-08T00:00
Table of Contents
筋骨扭傷用的中藥吊膏(黑硬膏),成份為何?
我所說的是那種,傳統在用之前要先用火烘烤變軟再貼於傷處的那種
好像有人稱之為黑硬膏,不知道不是黑硬膏
以前的人都說中國人就是什麼都只傳自家人
封建的結果就是到後來什麼有的沒的都失傳了
希望能有吊膏達人不要藏私,能提供給大家..
已更新項目:
要成份及數量喔!謝謝!
2 個已更新項目:
葑呀!除了成份及數量還有作法詳解最好都有.謝謝!
3 個已更新項目:
也請大家想知道解答的人多多贊助分數.謝謝!
4 個已更新項目:
不會沒人知道吧!
5 個已更新項目:
我查了查,可能的名稱還有,狗皮膏藥.萬應膏!
6 個已更新項目:
感謝阿鴻 大大的精闢解說
1.不過請教藥材的份量,各應該是多少呢?
2.所謂的炒丹是炒過的鉛丹嗎?如果是,那是不是表示鉛丹不要和其化藥材一起先浸入油中?
7 個已更新項目:
阿鴻你好,
謝謝你的分享,相信你的分享會為你積了高倍公德
你爸爸他們那一輩的老觀念可能還沒改過來
要改可能也不是幾天的功夫..
我想有需要的人,肯定會感激你的慷慨分享..謝謝!
更希望有更多有心的人能分享出來..
我所說的是那種,傳統在用之前要先用火烘烤變軟再貼於傷處的那種
好像有人稱之為黑硬膏,不知道不是黑硬膏
以前的人都說中國人就是什麼都只傳自家人
封建的結果就是到後來什麼有的沒的都失傳了
希望能有吊膏達人不要藏私,能提供給大家..
已更新項目:
要成份及數量喔!謝謝!
2 個已更新項目:
葑呀!除了成份及數量還有作法詳解最好都有.謝謝!
3 個已更新項目:
也請大家想知道解答的人多多贊助分數.謝謝!
4 個已更新項目:
不會沒人知道吧!
5 個已更新項目:
我查了查,可能的名稱還有,狗皮膏藥.萬應膏!
6 個已更新項目:
感謝阿鴻 大大的精闢解說
1.不過請教藥材的份量,各應該是多少呢?
2.所謂的炒丹是炒過的鉛丹嗎?如果是,那是不是表示鉛丹不要和其化藥材一起先浸入油中?
7 個已更新項目:
阿鴻你好,
謝謝你的分享,相信你的分享會為你積了高倍公德
你爸爸他們那一輩的老觀念可能還沒改過來
要改可能也不是幾天的功夫..
我想有需要的人,肯定會感激你的慷慨分享..謝謝!
更希望有更多有心的人能分享出來..
Tags:
藥品
All Comments

By Irma
at 2008-06-11T19:12
at 2008-06-11T19:12
真的快失傳了
2008-06-10 12:34:00 補充:
硬膏劑俗稱(黑藥膏、吊膏),是由藥物或藥油與固體或半固體粘合性基劑所組成,塗於牛皮紙、布或皮革等裱被材料上,專供局部外用的固體製劑。從治療上有獨特性質之外,兼有外治和內治的作用。外治用於消腫、止痛、生肌、收口;內治則用於驅風寒、消痰痞。
其敷點後,藥物穿透表皮,深達皮下組織,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對關節、肌肉、內臟起消炎、止痛作用。藥效可維持數天或更長時間。
藥材:生地、五加皮、莪朮、三稜、川烏、草烏、天南星、官桂、羌活、獨活、麻黃、續斷、陳皮、桃仁、當歸、川軍、川芎、山奈、紅花、白芷、附子、木香、細辛、阿魏、乳香、沒藥、樟腦、冰片、麝香、鉛丹、麻油
製法:(1)將藥材浸入麻油中3天(浸愈久,藥材的有效成份被抽取愈完全)。
(2)加熱至藥枯(焦黃),溫度須維持在120℃,此稱炸。
(3)過濾去除殘渣,即得藥油。將藥油加熱(稱為煉油),此時有油煙產生,由此步驟起,即應防著火,煉油時,火不宜過猛。
(4)慢慢加入賦形劑,炒過的鉛丹,邊加邊攪拌。(如藥油用100克,鉛丹之用量即為藥油的3分之1,約35克)。
(5)一面加鉛丹,一面試膏藥的硬度(可用滴水成珠或以一滴藥膏在牛皮紙上試之), 若太硬,應加麻油;若太軟,應加賦形劑炒過的鉛丹。
(6)於下丹成膏後,用冷水噴灑於藥膏鍋中,即有黑煙冒出,可重複此步驟數次。
(7)將藥膏離火,待溫度約80度時再加入冰片、樟腦、麝香,攪拌均勻。
(8)待稍冷後,以冷水細流入藥鍋中,1日換2次水,冷水浸約15日即成,(此稱去火毒)。
( 9)攤膏於牛皮紙上、布或皮革上,攤成圓形,重約3錢或6錢即得黑色藥膏。
功效:舒筋活血,跌打損傷,風濕疼痛,癰疽腫痛。
我先提供一個吧.這是網路流傳的.希望有更多人提供資訊
2008-06-10 12:38:06 補充:
我再提供炒丹.用油.
1.先說炒丹:炒丹的目的不是改變藥性,主要是去除丹裡的潮氣,便於過細.把炒好的
丹放於地面的紙上,待冷卻後用細籮過一遍,過細以後的丹就不要再動它,這一點非
常重要,就是避免再次形成結塊.
2.用油,很多人的介紹中,包括過去的書籍記載都是用麻油,即小磨香油.實際上用現
在的桶裝油,如花生油,調和油.大豆油均可.但土法軋的油不行,否則入藥或入丹即
溢.
2008-06-10 12:39:24 補充:
炸藥.下丹
3炸藥:我一般是油熱後再入藥,個人覺得先下後下關係不大.
4.關於滴水成珠.:初學者很容易理解為油到水裡成為圓珠樣,其實不然,是將熬成的
油取一點滴到水面上,油聚成一個點,久久不散,是為成珠.初學者可在熬油的不同
階段滴水試驗,體會一下.
5.下丹:我一般撈出藥物以後,再加熱一段時間,保持較高的油溫是離火下丹,比較安
全,最好是兩人操作,一人下丹,一人不斷攪動.防止結底,同時備一點冷水,如果油鍋
將溢即用口噴水成霧狀,可消除油沫.
2008-06-11 00:15:17 補充:
主藥是當歸.續斷.倍之.其它等份.鉛丹和藥材是分別用炒單.炸藥處理的
樟腦、冰片、麝香微量即可.藥材加減.藥量斟酌.都是研發期間要下的功夫
我爸的密方還不願傳給我.只能發這篇.希望有更多人回答

By William
at 2008-06-12T21:52
at 2008-06-12T21:52

By Jake
at 2008-06-11T16:58
at 2008-06-11T16:58
治療酸痛~跌打損傷~有特優效果!
Related Posts
臉色泛黃要檢查嗎?

By Linda
at 2008-06-07T00:00
at 2008-06-07T00:00
排毒還有什麼方法

By Rachel
at 2008-06-07T00:00
at 2008-06-07T00:00
最近一個月多都沒有在吃
只有吃中藥和睡前吃鈣片
但還是難以入眠 都要躺很久 有時要到零晨四五點才睡著
�� ...
景美新店有比較會看狗狗皮膚病的動物醫院嗎??

By Leila
at 2008-06-07T00:00
at 2008-06-07T00:00
都很好沒事,也有帶他去健康檢查
但只是簡單的(醫生就檢查他的大便、耳朵、皮膚…大概就這樣)
當時醫生都說 ...
請問高雄市左楠地區有哪幾家小兒科或小兒耳鼻喉科較好

By Catherine
at 2008-06-07T00:00
at 2008-06-07T00:00
有星期六下午開� ...
鼻子最近怪怪的?

By Ina
at 2008-06-07T00:00
at 2008-06-07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