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關節炎嗎? - 藥品
By Hardy
at 2007-04-26T00:00
at 2007-04-26T00:00
Table of Contents
我的手指會不定時的關節腫大
可是過一陣子 他又會自己好了
這是關節炎的一種嗎?
已更新項目:
to:不存在
也不是常常...
但是有時會突然的腫痛
差不多2~3天時間就會消去
也很少再天氣轉變很大時腫痛..
這在我國中時就有了....
我現在21歲...
2 個已更新項目:
會紅 熱(無很明顯) 腫痛
可是過一陣子 他又會自己好了
這是關節炎的一種嗎?
已更新項目:
to:不存在
也不是常常...
但是有時會突然的腫痛
差不多2~3天時間就會消去
也很少再天氣轉變很大時腫痛..
這在我國中時就有了....
我現在21歲...
2 個已更新項目:
會紅 熱(無很明顯) 腫痛
Tags:
藥品
All Comments
By Queena
at 2007-04-30T11:02
at 2007-04-30T11:02
你可能是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快去醫院檢查治療o
以下一篇文章供你參考
過敏免疫風濕內科 顏正賢副教授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其詳細致病機轉至今仍不明。一般認為和遺傳基因及環境因素有關。此病的盛行率約為一%,以女性病人居多,女性約為男性的三倍,發病年齡主要在三十~五十歲之間。臨床上,診斷此病主要是依據美國風濕病學院所訂的診斷標準,包括
1.晨間關節僵硬大於一小時,
2.同時至少有三個或以上的關節區發炎,
3.手部關節炎,
4.對稱性關節炎,
5.類風濕結節,
6.血清中類風濕因子呈陽性,
7.X光有典型的變化。
其中1至4項至少需有六週以上的時間,若病人符合七項中的四項即可診斷為此病。
此病雖以侵犯關節為主,但亦會侵犯關節外的器官如心臟(心包膜炎、心肌炎、心內膜炎、傳導障礙)、肺臟(肋膜炎、間質性纖維化)、腎臟、肝、脾、肌肉、眼睛、神經、淋巴腺、血管....等。因此,此病被視為一種全身性的疾病。由於病人的關節病變具有相似性,該病被認為是一種單一的疾病,但因每個病人的臨床表徵、病程、預後均不同,亦可能是屬於一群有差異性的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常因骨骼及軟組織受破壞致關節變形,影響關節的正常功能。其治療的基本目標在於減輕疼痛、減少發炎、防止骨骼、軟骨及軟組織受破壞,維持關節的正常功能,使病人日常活動不受影響。此病常引起關節外的症狀,治療時應視為一種全身性的疾病。
在藥物治療方面,傳統上是採用「金字塔」形狀的治療方式,但此種治療方式因過於保守而被揚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若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即可能導致關節受破壞。愈來愈多的人主張早期使用緩解性藥物如金製劑、抗瘧疾藥物(hydroxy chloroquine)、D-penicillamin和 sulfasalazine,甚至免疫抑制劑中之MTX,亦可在非類固醇消炎藥物無效時當成第二線藥物使用(該藥的作用迅速,數週即有效果產生,且療效顯著)。在「金字塔」形狀的治療方式中,當緩解性藥物無效時才使用類固醇。但因緩解性藥物其療效均需一段時間才會出現(約二~三個月),所以目前主張可同時併用低劑量類固醇作為「橋樑」,在第二線藥物療效尚未出現時用以控制病情。當緩解性藥物或免疫抑制劑效果出現後,再逐漸停止使用。
有些病情較嚴重者,若使用一種緩解性藥物或免疫抑制劑(如MTX、cyclophosphamide、azathioprine、cyclosporine)仍無法控制病情時,可考慮用「合併療法」。把二種或三種的緩解性藥物或免疫抑制劑合併使用。大部份的「合併療法」其效果均比使用單一藥物者好,但是亦有少部份藥物合併後其效果反比使用單一藥物差或效果約略相當,且其副作用可能加大,因此使用時需特別注意。雖然此類緩解性藥物的使用模式有很多種,如鋸齒狀療法、下階梯療法、標靶療法和分級療法,基本上均充分肯定使用緩解性藥物的必要性。
另外,亦有多種實驗性療法被提出,如全身淋巴放射線治療、白血球析出術、基因療法和各種免疫療法如cytokine或其抑制劑、各種單株抗體、胸腺素、口服抗原引起耐受性....等等。這些實驗性療法中,有部份其療效已受到肯定,但有部份則仍需進一步探討。
食物療法是近年來一般民眾極為熱衷的話題,健康食品、魚油、免疫奶粉等食品的作用被過度地渲染。雖然病人服用含多元不飽和性脂肪酸的魚油時,其關節症狀可能會暫時改善,但停止服用後症狀又會發生。至於利用口服耐受性原理服用純化的軟骨成份製劑來治療關節炎,不同的研 究結果差異頗大,其療效仍無定論。另有人採用斷食療法治療,病人在斷食時關節疼痛的症狀可能會改善,但是當開始進食後症狀又會發生。因此,目前已知的食物療法無法根本改善病人的病情。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這些年來已有長足的進步,尤其基因療法和各種免疫療法更是希望之所繫,相信這些治療方式未來將可為病人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然而,由於本病的致病機轉仍未完全清楚,在治療方面若想要有突破性的發展,仍有賴大家共同努力。
類風溼性關節炎導致關節變形
圖片參考:http://www.kmu.edu.tw/~kmcj/data/8607/3385.jpg
高醫醫訊 第十七卷第二期
By Audriana
at 2007-04-26T08:04
at 2007-04-26T08:04
如果是手指關節紅熱腫痛輪流發生,雙手對稱,就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趕快去看免疫風溼科,不然就去骨科檢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5H2ybUpUDc&feature...
http://www.bienvalley.com.tw/index.php?apps=produc...
台大,馬偕,北醫,萬芳,雙和,振興,三總,空總,新店慈濟的維康藥局指定銷售
一般飲食要清淡,戒菸酒,刺激性食物,冬天不要補過頭,膝蓋要保暖!
By Linda
at 2007-04-29T12:44
at 2007-04-29T12:44
我能給你自我治療及復健的方法..
這些是運動防護跟治療的基本常識喔..
(一)受傷72小時內,採冰敷,冰15分鐘休息5分鐘,做的越勤好的越快;因為這時期是發炎期,血管破裂,造成血液快速通過,因此會有紅及腫的情況,冰敷可使血液流動減緩,使發炎的情形不那麼嚴重!(切勿推拿或按摩,否則血管破裂情形會更嚴重;也勿熱敷,如果熱敷,會使血管擴大,促使血液加速通過,造成更腫的情形)
(二)受傷72小時後,採熱敷+按摩,促足血液循環加速,熱敷可使血管擴大,使血流加速通過,加上按摩,則可使原本黑青(血液阻塞)的情形改善,這時間如果冰敷,會造成血管縮小,血液阻塞情形更加嚴重喔!
(三)那麼有人會想說,我這是舊傷怎麼辦?到底要冰敷還是熱敷?明確告訴大家,是冰敷加熱敷,實施的時機為每次運動後,立即實施冰敷,一來可減輕受傷程度,又可消除酸痛及疲勞(可快速排除運動後產生的大量乳酸);平日沒運動時,則可實施熱敷+按摩,可放鬆肌肉,又可促使血液加速循環,血液流的越快,修復的機制越強!
(四)動態休息優於靜態休息,常常在運動過後全身酸痛,卻休息了2~3天,仍然沒有好轉,因為人體的肌肉很特別,它有很強的靭性,所以在運動過後的幾天,如有酸痛的情形,切勿完全不動的休息,實施以柔軟訓練(柔軟操及拉筋)及肌力訓練(比平時的運動量小),復原的情形會很好,可能隔天就不酸痛了!
(五)受傷時期,常有人誤以為完全不要動最好,好的最快,其實不然,其實仍可實施輕微的重量訓練或肌力訓練(以微微疼痛為原則,因為會疼痛,就會刺激到體內的修復機制,加速血流通過,使之復原的更好),每次訓練完後,立即加以冰敷,這是很好的復健功夫喔!
希望我的解答能幫上你的忙..如有疑問..可以MAIL給我..我會給你滿意的答覆的..
本身是運動員也學過運動傷害防護的我
By Rosalind
at 2007-04-30T02:04
at 2007-04-30T02:04
如果是痛風也還好辦 就吃藥啊 飲食控制應該不會有大礙
去找新陳代謝科醫師檢查就好啦
2.若不是痛風
可能真的要考慮類風濕性關節炎
您先去大一點的醫院的過敏免疫風濕科去做檢查
3.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有一些藥物 生物製劑 以及免疫調控的保健食品 可以使用 也不需太過擔心
依照醫師的建議治療 早期發現 也都能控制的不錯
但要早點去看醫師哦
4.建議可以去大一點的醫院裡有維康藥局
可以去詢問有無一些平時可以保養的保健食品等等
要照顧自己的健康哦
By Ursula
at 2007-04-29T06:04
at 2007-04-29T06:04
還有其他身體奇怪出現的現象嗎
會痛嗎?
有發炎的現象嗎?如紅腫熱痛.....
如果自己不會判定的話
最好先看醫師
Related Posts
甚麼是鋰鹽中毒?要怎樣才會達到中毒標準?中毒會怎樣?
By Daniel
at 2007-04-25T00:00
at 2007-04-25T00:00
甚麼是鋰鹽中毒?要怎樣才會達到中毒標準?中毒會怎樣?
血小板低下症會不會復發??
By Skylar Davis
at 2007-04-25T00:00
at 2007-04-25T00:00
後來才被檢查出是血小板低下症
我已經5年級了 還沒復發過
可是我會有血小板低下症的症狀
像是刷牙� ...
左邊頭痛真的很痛
By Suhail Hany
at 2007-04-25T00:00
at 2007-04-25T00:00
感覺不是頭的很裡面在痛應該是比較接近外面
我也沒有撞到或什麼外傷
一值都是在隱隱的痛
有時沒做什麼也會突然很痛
...
請問我是否有:僵直性脊椎炎
By Elvira
at 2007-04-25T00:00
at 2007-04-25T00:00
目前有下列症狀:�� ...
有關口服避孕藥~著急
By Donna
at 2007-04-25T00:00
at 2007-04-25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