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季節變化,早上起床後鼻子都會過敏,最常出現的是鼻塞跟打噴嚏,發現有運動時鼻子會比較通暢,但是並不 - 藥品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7-11-28T06:41

Table of Contents


Tags: 藥品

All Comments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17-11-30T11:08
我也是鼻子過敏的患者,也是要身體運動後鼻子才會通暢,可是冷了就會不停的流鼻水,我不喜歡吃西藥怕會有副作用,
所以每次出現鼻子過敏時,都要難過的苦撐一、兩週,有時還不能好就只好去藥房買鼻炎劑來服用。
後來同事知道後,推薦我可以吃中藥治療,中藥的副作用較少治療上也非常有效,所以就在同事的介紹下,到永和臻觀中醫治療,
我是吃陳建輝醫師開的中藥煎劑,大約吃一週後,早上起床時鼻子雖然還是常常塞住,但是感覺有變已經比較好,
對於中藥治療慢慢地產生信心,便繼續治療下去,不知到什麼時候起,早上便不會再因鼻塞而困擾了,平時只要注意環境整潔問題,
基本上鼻子已經不太容易過敏了,中藥治療出乎我意料的有用,對於治療鼻過敏,我蠻推薦的喔。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7-12-01T04:13
一般認為鼻過敏的兇手是過敏原惹的禍,或是體質太差所致。目前市面上治療鼻過敏的方式,不是藥療就是食療,就算是中醫的「三伏貼」的療效,也是靠藥物性的體外治療,甚至進行開刀方式治療。不過,長期服用藥物恐產生抗藥性,而且藥劑用量會愈來愈嚴重,並且一再復發,無法根治,實在非常困擾。

鼻過敏一再發作 因鼻腔機能逐漸退化
細究鼻過敏一再發作的原因,其實是因為鼻腔機能逐漸退化所致。因為一般人都習慣依賴口呼吸,而不重視鼻呼吸的重要性,所謂「用進廢退」,因為鼻腔利用率下降,於是造成鼻腔機能退化,才容易導致鼻過敏復發。
尤其是睡著後,由於嘴巴失去控制,在整夜好幾個小時都用口呼吸的情況下,很容易導致一早醒來時,鼻子就因爲突然吸入大量的空氣反應過度,產生各種鼻過敏的症狀。
因此,要避免鼻過敏的發作,就要訓練鼻子正確的呼吸,採取矯正口呼吸的物理性調整,訓練用鼻輕慢呼吸,尤其是在夜晚睡覺不省人事時。如此就能提升鼻子的「自癒力」,不必非靠外來藥物或侵入性的手術治療。
而要讓鼻子正確呼吸,除了日間改變呼吸習慣外,夜間也得防止口呼吸,引導呼吸氣流只能從鼻腔進出,整夜用空氣通鼻。矯正口呼吸的牙套就是一個夜間方便使用、操作性高的用具。
長期有鼻過敏困擾的人,平時鼻子就容易塞住、動不動就打噴嚏流鼻水,要執行用鼻呼吸,實在是非常困難的要求,患者不禁會問:「我的鼻子已經吸不到空氣了,要用鼻子呼吸實在很困難。」

空氣是最好的通鼻劑 空氣緩慢流通避免鼻內黏膜腫大發炎
鼻子需要空氣的流動才會暢通,空氣是最好的通鼻劑。因為有空氣流通,鼻內軟組織就比較不會增生、變厚,鼻內黏膜對空氣與過敏原的耐受度也會提升,而不會一受到刺激就腫大、發炎。因此,保健鼻子就是不斷地用空氣通鼻子,就算遇鼻過敏、鼻塞,也不放棄用鼻呼吸。
鼻子吸不到空氣,千萬不宜猛烈、快速吸氣,這樣不但會使鼻腔內襯組織受到更大的刺激,造成鼻涕分泌更多鼻道更腫脹之外,還會演變成過量呼吸模式,越吸越感到頭昏腦脹。

鼻塞時正確呼吸要減量 學習舌控呼吸法
鼻塞時的正確呼吸方式,關鍵在於要減量,並且盡量用鼻子慢長呼氣,呼氣完後不要急著吸氣,此時記得舌頭用力往上顎頂。不需刻意吸氣,舌頭頂個幾秒鐘後,就會覺得自己胸口氣夠了,然後可以再開始鼻慢長呼氣。
簡單的說,就是舌背用力貼住上顎,自然就會閉口用鼻呼吸了。持續以此方式呼吸,來回幾分鐘,就可以慢慢感覺到鼻子不再那麼腫脹難受,鼻腔裡的黏液也不再氾濫地分泌。
【舌控呼吸法要訣】
鼻過敏患者不妨平時多練習用鼻呼吸,呼吸執行目標:呼氣長、吸氣少、讓舌頭受力。所以,以下練習要訣可以記下來:
1.鼻呼鼻吸:任何時候都只用鼻子吸氣,運動時可用嘴巴呼氣,但切勿用口吸氣。
2.力道要輕:呼氣時稍稍用腹部推一下,吸氣時則完全不用力,這才是真正的橫膈膜呼吸。
3.閉口抵舌:呼氣時,閉口全然放鬆,吸氣時,舌頭用力頂上顎。
4.節奏自在:不用刻意控制多長多短,快慢由身體決定,但比例上呼多吸少。

透過這種物理性的矯正呼吸方式,大部份鼻過敏患者的症狀都有明顯改善,包括鼻過敏多年病史、開過鼻中膈或鼻瘜肉手術仍無效者,甚至每天早晚都得噴通鼻劑的患者,都因為重新建立正確的鼻呼吸習慣後,從此甩開鼻過敏困擾。
因此,不要小看鼻子的自癒能力,只要用對方式呼吸,就算沒有做手術調整鼻腔結構,鼻呼吸機能也會恢復健全,擺脫惱人的鼻過敏。

【健康小叮嚀】
呼吸只透過鼻子,並且維持最自在、舒適的速度和力量去完成,這樣就能逐漸重拾鼻腔基本機能,不再依賴口腔呼吸,鼻過敏問題也能達到緩解。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7-11-29T21:01
在台灣,過敏性鼻炎是相當普遍的疾病
濕冷的冬天又是好發季,生活中該怎麼做?
平常應該怎麼吃?可以減緩過敏性鼻炎的發作呢?
中西醫師聯手,讓過敏性鼻炎即刻緩解。
控制過敏原,鼻子暢通,過敏的治療有一個原則,與其費盡心思尋求根治,不如將重點放在好好控制,讓過敏不致於對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擾。
溫度、溼度等天氣的變化,讓身體一時無法適應,所產生打噴嚏、流鼻水等類似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不一定就是過敏反應。所謂的「過敏」,一定是要與某個特定的「過敏原」作用後,產生相關反應才能稱之。
什麼是過敏性鼻炎?
鼻炎通常就是指鼻子發炎的狀態,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因病菌感染所引起「感染性」的鼻子發炎,如一般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感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鼻竇炎等另一種是「非感染性」的鼻子發炎,是由於患者自身與環境的不協調所引發的,過敏性鼻炎就是其中之一。
台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江裕群表示:「一般臨床上,會以『過敏』和『非過敏』來區分鼻炎。」非過敏的鼻炎,包含病菌感染所引起的鼻炎,或一些其他如藥物引起的鼻炎。至於過敏性鼻炎,雖然也有發炎的反應,但是這種發炎的反應屬於免疫調節的問題,和感染引起的發炎是不相同的。
過敏的發炎反應,簡單的說,是指人體本身與外界的一些過敏原產生不協調的結果。也就是說,必須是要有接觸過敏原(如塵蟎等)的過程,後續出現打噴嚏、鼻子癢、流鼻水等症狀,才可以稱之為過敏性鼻炎。
癢是最明顯的症狀
過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狀與感冒初期的症狀非常相似,相關的研究統計指出,過敏最具特異性的症狀就是會「癢」,通常這種癢除了發生在鼻部外,還包含眼睛週圍、耳道深處等部位,就連上顎後端(軟顎的部位)也都會癢。癢是最有意義的過敏症狀,此外,伴隨而來的還會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症狀,情況再嚴重者甚至還會出現鼻涕倒流、咳嗽等症狀發生。
然而,感冒症狀在初期和過敏其實是很難區分的。因感冒在定義上,是所謂的「急性鼻炎」,大部分都是病毒引起,顧名思義,初期症狀上也以鼻部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為主,到後期才可能會出現如喉嚨痛、發燒等較為明顯的感冒症狀。對於感冒症狀與過敏症狀的區別,江裕群進一步說明:「感冒通常會伴隨喉嚨痛、甚至發燒等症狀,病程約一週左右而過敏一般是不會有喉嚨痛或發燒的問題,症狀持續的時間會較久。」
過敏的發作與治療
過敏又可分為「全年性的過敏」和「季節性的過敏」。「季節性的過敏」與花粉等過敏原比較相關,在台灣因花粉而過敏的人較少,日本就很明顯。所謂的「花粉熱」,症狀在花季來臨時特別明顯,通常花季過了就沒事但「全年性的過敏」就不一定了,像塵蟎,或是狗毛貓毛等整年有接觸的機會。目前治療過敏可分四個階段性療法:
1 避開過敏原
治療過敏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避開過敏原。這個意思就等於是避開敵人,但必須先找出敵人(過敏原),然後才能有效避開。」
過敏性鼻炎主要是以吸入性的過敏原為主,而非食入性過敏原(食入性的過敏原造成的症狀主要是以腸胃道的症狀為主)。因此在治療時,避免吸入性的過敏原是非常重要的。由於常見的過敏原幾乎無所不在,像是在台灣,造成鼻過敏的吸入性過敏原以塵蟎占第1位(約占90以上),其次還有家塵、蟑螂等,此外,家中貓狗等寵物毛髮和黴菌孢子,也都是常見的過敏原。
其實,真正會引發過敏反應的並非是活體塵蟎,而是塵蟎的屍體及其排泄物。通常塵蟎在夏天會大量的繁殖,當入秋之際便會因氣候的乾冷而大量死亡,因此,秋天可說是對塵蟎過敏者好發過敏症狀的季節。
2 藥物的治療
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包括抗組織胺、類固醇噴劑、類固醇口服藥等。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過敏症狀的緩解,減少過敏症狀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響,讓患者感覺比較舒服一些,算是一種治標的方法。
至於藥物會不會有「愈吃愈重」的問題?有些口服藥的確會有這方面的疑慮,因為治療過敏所使用的口服藥物大部分以抗組織胺類為主,吃久了的確會感覺藥效愈來愈不明顯。其實不管吃什麼藥都一樣,身體對於藥物日久會產生「耐受性」的問題,比如剛開始1天吃1顆很有效,之後可能要變成1天吃2顆才會有效。
口服藥主要是以救急為主,就是在症狀出現的急性期趕快把症狀壓下去,如果需要長期的藥物治療,一般建議改用鼻噴劑的治療方式。鼻噴劑所含的類固醇含量相當低也很安全,主要作用在鼻腔裡,不會進入到全身的血液循環(口服的類固醇藥物,則較會造成全身性的作用,在嚴重的過敏性鼻炎或合併氣喘的患者才會使用)。鼻噴劑的效果會比較慢才出現,通常在使用後5到7天才有明顯療效。1個療程約需要2至3瓶噴劑(1瓶噴劑約可使用1個月左右的時間),等過敏的症狀控制後再停藥。
3 減敏療法
減敏療法也就是所謂的「免疫療法」,有點類似中醫治療裡「以毒攻毒」的概念。比如抽血進行過敏的檢測後,發現對塵蟎過敏,那麼就會施打小劑量類似塵蟎的抗原進入體內,用以刺激體內免疫功能的運作,進而減緩過敏的發作。
不過,這種治療在國內比較不普遍,主要是因為在台灣,「免疫療法」大多都是用皮下注射的方式進行,在治療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引發強烈過敏反應的風險,甚至造成生命危險。另一方面,減敏療法需要的治療時間很久,通常至少要治療半年以上才能見到效果,而且要持續3至5年雖然屬於治本的方法,但是一般患者比較難配合。
在美國,減敏療法以注射療法為主,就像打疫苗一樣,施打的方式是每週打1次,逐漸增加劑量,持續3個月左右,然後改為2週打1次,然後1個月打1次,慢慢增加時間間隔在歐洲,主要是以舌下滴劑的口服方式進行減敏治療。國際過敏協會指出,舌下滴劑的安全性高,不會像打針的方式引發強烈的過敏反應,患者的順從性高,可能是未來減敏治療的主流。
4 外科手術療法
鼻腔內部有「上、中、下鼻甲」的結構,是一個布滿黏膜的海綿組織,過敏的戰場一般都集中在這個地方。其中,下鼻甲是跟空氣接觸頻繁的地方。通常醫師會故意讓下鼻甲黏膜受點傷(是一種控制下的傷害,較精準的破壞),因為受傷後復原的黏膜會稍微萎縮一點,對過敏的反應會稍微降低,達到治療的效果。外科手術療法就是運用雷射治療、紅外線燒灼、冷凍療法等工具來進行治療,簡單地說,就是把過敏的戰場縮小。
雷射等手術療法在門診就可以進行,僅需要局部的麻醉,手術時間約15分鐘左右,術後大約2至3天受傷的黏膜脫落,安排回門診局部治療傷口即可。手術療法依然屬於暫時性的治標方法,並無法治根,效果大概可維持1年,因為過敏的根還是存在,時間久了之後,下鼻甲黏膜因反覆過敏發炎會再度肥厚,戰場還是會回復。
雷射等手術治療後,會建議以鼻噴劑、積極運動、規律生活並避免抽菸等慢性傷害來輔助治療,使雷射效果可以持續更久。若之後下鼻甲黏膜肥厚又復發,可以重複做雷射的治療。很多患者都是因為下鼻甲黏膜肥厚擋住鼻通道,所以藥噴不進去現在把下鼻甲縮小後,等於把入口打通了,鼻噴藥就可以順利抵達希望作用的目標。除了下鼻甲黏膜肥厚,如果患者本身在鼻部的結構上還有鼻中隔彎曲、鼻瘜肉等結構上的異常,會建議進一步以相對應的手術方式來改善。」
學會與過敏和平共存
關於過敏性鼻炎的日常照護,應該要盡量避免生冷的飲食、多運動、規律健康的生活,避免菸酒、避免多塵環境等。一般過敏的治療的原則,重點在於症狀的控制,讓過敏不致於對日常生活或工作造成困擾。學會與過敏和平共存,畢竟過敏屬於個人體質的一部分,其實很難去根治。只要適時、適當的藥物、健康的飲食、規律的生活,就可以減少過敏的發作的頻率和強度。
過敏與免疫系統息息相關,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如壓力、熬夜、抽菸等,都會讓過敏發作的強度增加,各種不適的症狀就會紛紛出現,因此要盡量避免。過敏性鼻炎的改善,應該要朝向健康的生活、ss調養體質、避開過敏原的方向來努力。
抽血檢測過敏原
引發過敏性鼻炎的過敏原,必須靠檢驗才能得知。在臨床上,如果醫師認為有過敏性鼻炎的可能,就會安排檢查,找出潛在的過敏原。目前過敏原的檢測,主要是透過抽血的方式來進行,可以找出日常生活最常見的10幾種吸入性過敏原。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7-12-02T13:48
濕冷的冬天又是好發季,生活中該怎麼做?
平常應該怎麼吃?可以減緩過敏性鼻炎的發作呢?
中西醫師聯手,讓過敏性鼻炎即刻緩解。
控制過敏原,鼻子暢通,過敏的治療有一個原則,與其費盡心思尋求根治,不如將重點放在好好控制,讓過敏不致於對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擾。
溫度、溼度等天氣的變化,讓身體一時無法適應,所產生打噴嚏、流鼻水等類似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不一定就是過敏反應。所謂的「過敏」,一定是要與某個特定的「過敏原」作用後,產生相關反應才能稱之。
什麼是過敏性鼻炎?
鼻炎通常就是指鼻子發炎的狀態,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因病菌感染所引起「感染性」的鼻子發炎,如一般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感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鼻竇炎等另一種是「非感染性」的鼻子發炎,是由於患者自身與環境的不協調所引發的,過敏性鼻炎就是其中之一。
台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江裕群表示:「一般臨床上,會以『過敏』和『非過敏』來區分鼻炎。」非過敏的鼻炎,包含病菌感染所引起的鼻炎,或一些其他如藥物引起的鼻炎。至於過敏性鼻炎,雖然也有發炎的反應,但是這種發炎的反應屬於免疫調節的問題,和感染引起的發炎是不相同的。
過敏的發炎反應,簡單的說,是指人體本身與外界的一些過敏原產生不協調的結果。也就是說,必須是要有接觸過敏原(如塵蟎等)的過程,後續出現打噴嚏、鼻子癢、流鼻水等症狀,才可以稱之為過敏性鼻炎。
癢是最明顯的症狀
過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狀與感冒初期的症狀非常相似,相關的研究統計指出,過敏最具特異性的症狀就是會「癢」,通常這種癢除了發生在鼻部外,還包含眼睛週圍、耳道深處等部位,就連上顎後端(軟顎的部位)也都會癢。癢是最有意義的過敏症狀,此外,伴隨而來的還會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症狀,情況再嚴重者甚至還會出現鼻涕倒流、咳嗽等症狀發生。
然而,感冒症狀在初期和過敏其實是很難區分的。因感冒在定義上,是所謂的「急性鼻炎」,大部分都是病毒引起,顧名思義,初期症狀上也以鼻部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為主,到後期才可能會出現如喉嚨痛、發燒等較為明顯的感冒症狀。對於感冒症狀與過敏症狀的區別,江裕群進一步說明:「感冒通常會伴隨喉嚨痛、甚至發燒等症狀,病程約一週左右而過敏一般是不會有喉嚨痛或發燒的問題,症狀持續的時間會較久。」
過敏的發作與治療
過敏又可分為「全年性的過敏」和「季節性的過敏」。「季節性的過敏」與花粉等過敏原比較相關,在台灣因花粉而過敏的人較少,日本就很明顯。所謂的「花粉熱」,症狀在花季來臨時特別明顯,通常花季過了就沒事但「全年性的過敏」就不一定了,像塵蟎,或是狗毛貓毛等整年有接觸的機會。目前治療過敏可分四個階段性療法:
1 避開過敏原
治療過敏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避開過敏原。這個意思就等於是避開敵人,但必須先找出敵人(過敏原),然後才能有效避開。」
過敏性鼻炎主要是以吸入性的過敏原為主,而非食入性過敏原(食入性的過敏原造成的症狀主要是以腸胃道的症狀為主)。因此在治療時,避免吸入性的過敏原是非常重要的。由於常見的過敏原幾乎無所不在,像是在台灣,造成鼻過敏的吸入性過敏原以塵蟎占第1位(約占90以上),其次還有家塵、蟑螂等,此外,家中貓狗等寵物毛髮和黴菌孢子,也都是常見的過敏原。
其實,真正會引發過敏反應的並非是活體塵蟎,而是塵蟎的屍體及其排泄物。通常塵蟎在夏天會大量的繁殖,當入秋之際便會因氣候的乾冷而大量死亡,因此,秋天可說是對塵蟎過敏者好發過敏症狀的季節。
2 藥物的治療
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包括抗組織胺、類固醇噴劑、類固醇口服藥等。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過敏症狀的緩解,減少過敏症狀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響,讓患者感覺比較舒服一些,算是一種治標的方法。
至於藥物會不會有「愈吃愈重」的問題?有些口服藥的確會有這方面的疑慮,因為治療過敏所使用的口服藥物大部分以抗組織胺類為主,吃久了的確會感覺藥效愈來愈不明顯。其實不管吃什麼藥都一樣,身體對於藥物日久會產生「耐受性」的問題,比如剛開始1天吃1顆很有效,之後可能要變成1天吃2顆才會有效。
口服藥主要是以救急為主,就是在症狀出現的急性期趕快把症狀壓下去,如果需要長期的藥物治療,一般建議改用鼻噴劑的治療方式。鼻噴劑所含的類固醇含量相當低也很安全,主要作用在鼻腔裡,不會進入到全身的血液循環(口服的類固醇藥物,則較會造成全身性的作用,在嚴重的過敏性鼻炎或合併氣喘的患者才會使用)。鼻噴劑的效果會比較慢才出現,通常在使用後5到7天才有明顯療效。1個療程約需要2至3瓶噴劑(1瓶噴劑約可使用1個月左右的時間),等過敏的症狀控制後再停藥。
3 減敏療法
減敏療法也就是所謂的「免疫療法」,有點類似中醫治療裡「以毒攻毒」的概念。比如抽血進行過敏的檢測後,發現對塵蟎過敏,那麼就會施打小劑量類似塵蟎的抗原進入體內,用以刺激體內免疫功能的運作,進而減緩過敏的發作。
不過,這種治療在國內比較不普遍,主要是因為在台灣,「免疫療法」大多都是用皮下注射的方式進行,在治療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引發強烈過敏反應的風險,甚至造成生命危險。另一方面,減敏療法需要的治療時間很久,通常至少要治療半年以上才能見到效果,而且要持續3至5年雖然屬於治本的方法,但是一般患者比較難配合。
在美國,減敏療法以注射療法為主,就像打疫苗一樣,施打的方式是每週打1次,逐漸增加劑量,持續3個月左右,然後改為2週打1次,然後1個月打1次,慢慢增加時間間隔在歐洲,主要是以舌下滴劑的口服方式進行減敏治療。國際過敏協會指出,舌下滴劑的安全性高,不會像打針的方式引發強烈的過敏反應,患者的順從性高,可能是未來減敏治療的主流。
4 外科手術療法
鼻腔內部有「上、中、下鼻甲」的結構,是一個布滿黏膜的海綿組織,過敏的戰場一般都集中在這個地方。其中,下鼻甲是跟空氣接觸頻繁的地方。通常醫師會故意讓下鼻甲黏膜受點傷(是一種控制下的傷害,較精準的破壞),因為受傷後復原的黏膜會稍微萎縮一點,對過敏的反應會稍微降低,達到治療的效果。外科手術療法就是運用雷射治療、紅外線燒灼、冷凍療法等工具來進行治療,簡單地說,就是把過敏的戰場縮小。
雷射等手術療法在門診就可以進行,僅需要局部的麻醉,手術時間約15分鐘左右,術後大約2至3天受傷的黏膜脫落,安排回門診局部治療傷口即可。手術療法依然屬於暫時性的治標方法,並無法治根,效果大概可維持1年,因為過敏的根還是存在,時間久了之後,下鼻甲黏膜因反覆過敏發炎會再度肥厚,戰場還是會回復。
雷射等手術治療後,會建議以鼻噴劑、積極運動、規律生活並避免抽菸等慢性傷害來輔助治療,使雷射效果可以持續更久。若之後下鼻甲黏膜肥厚又復發,可以重複做雷射的治療。很多患者都是因為下鼻甲黏膜肥厚擋住鼻通道,所以藥噴不進去現在把下鼻甲縮小後,等於把入口打通了,鼻噴藥就可以順利抵達希望作用的目標。除了下鼻甲黏膜肥厚,如果患者本身在鼻部的結構上還有鼻中隔彎曲、鼻瘜肉等結構上的異常,會建議進一步以相對應的手術方式來改善。」
學會與過敏和平共存
關於過敏性鼻炎的日常照護,應該要盡量避免生冷的飲食、多運動、規律健康的生活,避免菸酒、避免多塵環境等。一般過敏的治療的原則,重點在於症狀的控制,讓過敏不致於對日常生活或工作造成困擾。學會與過敏和平共存,畢竟過敏屬於個人體質的一部分,其實很難去根治。只要適時、適當的藥物、健康的飲食、規律的生活,就可以減少過敏的發作的頻率和強度。
過敏與免疫系統息息相關,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如壓力、熬夜、抽菸等,都會讓過敏發作的強度增加,各種不適的症狀就會紛紛出現,因此要盡量避免。過敏性鼻炎的改善,應該要朝向健康的生活、ss調養體質、避開過敏原的方向來努力。
抽血檢測過敏原
引發過敏性鼻炎的過敏原,必須靠檢驗才能得知。在臨床上,如果醫師認為有過敏性鼻炎的可能,就會安排檢查,找出潛在的過敏原。目前過敏原的檢測,主要是透過抽血的方式來進行,可以找出日常生活最常見的10幾種吸入性過敏原。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7-12-01T07:09
鼻子的功能
鼻的功能大致有以下功能:
(1)呼吸作用:空氣由鼻腔進入,經過鼻咽、口咽、喉部,進入氣管到肺部(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
(2)嗅覺:嗅覺神經分布在鼻腔內,各種氣味的分子進入鼻腔刺激嗅覺神經 辨別氣味。
(3)排出異物:藉由鼻黏膜纖毛的持續運動將吸入的灰塵及有害物質排出體外
何謂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過敏原經IgE過敏抗體傳遞的鼻黏膜發炎反應,發炎後引起組織胺的釋放,造成一些如打噴嚏、流鼻水、鼻子癢、鼻塞和流眼淚的症狀。
鼻過敏的症狀
流鼻水呈透明狀、打噴嚏劇烈且時間長、多發生在特定時間、鼻塞(時常用口呼吸)、鼻子發癢、眼睛發癢或流淚、頭暈、頭痛、精神不濟、失眠、慢性咳嗽、喉嚨發癢不舒服等等。
過敏性鼻炎分類與病因:
過敏性鼻炎分為:
(1)季節性的,可能在一年中的某些時段發病,如花粉熱;
(2)全年性的,可能整年都會有症狀,如塵螨、霉、空氣污染或冷空氣引起的。病因可有幾項:
1.體質遺傳
2.過敏原:花粉、家塵-蹣(mite)、蟑螂、黴菌的孢子、動物的毛屑、棉花、榻榻米…等
3.其他過敏原:食物、空氣污染如..香菸二手煙、車輛排放廢氣物..等
鼻過敏與感冒
․鼻子過敏致病機轉是過敏原經IgE過敏抗體傳遞的鼻黏膜發炎的反應,其症狀為鼻癢、打噴嚏、流鼻水或鼻塞、眼睛癢、經口呼吸、夜間打鼾等。診斷必須以皮膚試驗確定過敏原或誘發試驗引起過敏反應。如個人病史、家族史、血液常規檢查、過敏原檢查。
․感冒(急性鼻炎)上呼吸到感染,細菌或病毒入侵上呼吸道(由鼻子到氣管上端),所造成的急性發炎性反應。症狀因侵犯的範圍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如喉嚨痛、咳嗽、聲音沙啞,若同時侵犯鼻子則有鼻塞、流鼻水、鼻部腫脹等症狀。
․鼻過敏可歸類於慢性鼻炎,因其持續輕微的發炎反應、症狀是反覆發作且超過三個月仍無法痊癒。
․感冒引起的急性鼻炎有確定的致病原,如細菌或病毒感染組織產生發炎反應,整個病程大約三週。 可能伴隨的併發症有上呼吸道感染、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頭痛、頭暈、流鼻血、嗅覺障礙、鼻竇炎、結膜炎、鼻息肉 、中耳炎。
鼻過敏的治療
ㄧ、避免惡化因子:
1.避免會過敏的食物;
2. 季節性的鼻過敏:花粉季節時應減少戶外活動,患者家中儘量不要栽種太多花、草;
3. 全年性的鼻過敏:居家環境的清潔以減少過敏原存在。
二、藥物治療:
A.使症狀緩解為主的藥物:1.抗組織胺藥;2.鼻黏膜收縮劑。
B.預防性治療:1.類固醇;2.抑制巨大細胞分泌藥物
三、減敏療法:當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或因藥物的副作用無法繼續使用才會考慮採用此種療法 是一種針劑的治療,將誘發鼻過敏的過敏原以皮下注射,從極少量開始慢慢增加到一定劑量,通常需要花2~3年時間才能完成治療。
四、手術:只有鼻子過敏合併併發症時才需接受手術治療。
五、輔助治療的食品:如乳酸菌。
如何預防鼻過敏
1.避免食用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牛奶、雞蛋、豆類、海鮮..等。
2.避免灰塵與過敏原入侵:居家家具樣式宜簡單、窗簾、地板、寢具採防塵材質、空調濾網的清潔、不養寵物、使用除濕機、保持家中空氣流通..等。
3.注意生活起居:清淨的空氣與舒適的溫度。
4.適度的運動與規律的生活作息:增加個人的體力與活力。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7-11-29T13:36
鼻子過敏若不處理,可能因長期流鼻水、鼻塞造成黏膜腫脹,形成鼻甲肥大、鼻腔過窄而影響呼吸,嚴重者成人後還要透過手術切除,不可輕忽。
鼻腔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線,當鼻腔因外部感染、異物入侵或刺激導致黏液過多,就會流鼻水;而鼻腔通道因鼻水太多或黏膜腫脹而受阻時,就會引起鼻塞。
造成流鼻水、鼻塞的原因大部分是感染感冒或長期過敏,兒科醫師強調,氣喘只要幼年控制得當,長大就不容易發作,但鼻子過敏會跟著一輩子,如果輕忽或不處理,成人之後有可能因為鼻甲長期受到炎症刺激,引發流鼻水、鼻塞造成鼻甲黏膜腫脹,進而形成鼻甲肥大,且鼻腔過窄將影響呼吸。除了藥物治療以外,嚴重者可能還需要透過手術切除部分下鼻甲或鼻息肉,家長務必特別留意。
病氣原因
1病毒:在臨床上,流鼻水或鼻塞最常見的成因就是病毒感染,引起鼻子發炎,進而出現黃鼻水或是鼻塞。
感染後最常見的就是感冒,較正式的名稱為「上呼吸道感染」,導致感冒的病原體以鼻病毒和冠狀病毒為主,種類超過兩百種以上。
2鼻竇炎:鼻竇炎是鼻腔內出現細菌,必須透過抗生素治療。臨床對於鼻竇炎的確診條件相當嚴格,必須檢視五大症狀,包含:上顎牙根痛、鼻塞沒改善、持續黃鼻涕、以照光法觀察鼻腔出現充塞感,以及口咽部有膿黃鼻水倒流。
至於美國小兒科醫學會(AAP)對鼻竇炎的確診要件是黃鼻涕超過十天,或鼻涕倒流造成咳嗽超過十天,或是高燒到攝氏三十九度、黃鼻涕超過三天、寶寶精神狀況不佳,三項條件同時成立。
如果寶寶沒有符合上述標準,可能會被誤診為鼻竇炎,進而吃下不必要的抗生素,為了寶寶的健康著想,家長應該對鼻竇炎有正確認識,以免寶寶吃進不必要的藥物。
3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是對空氣中常見的特定物質(過敏原)出現過敏反應,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子癢、鼻塞和打噴嚏。
大部分的過敏原為塵蟎、塵埃、黴菌、昆蟲、動物毛皮或花粉,倘若長期沒有處理好過敏性鼻炎,可能會造成嗅覺和聽覺功能減退、喉嚨痛、頭痛,併發鼻竇炎、鼻息肉、中耳炎、結膜炎和氣喘。
因為鼻子與耳朵、氣管屬於連動器官,如果長期忽略鼻子發炎,沒有處理堆積在鼻腔內的鼻水,病菌可能會往後或向下跑到耳朵或氣管,導致併發症。
就醫判斷 Check it now!
黃鼻涕、鼻塞超過7天
若寶寶黃鼻涕、鼻塞超過7天,就應該就醫治療。
眼鼻下產生小細紋
寶寶會揉眼睛或鼻子,連續打噴嚏、流鼻水、鼻塞或流眼淚,且皮膚細嫩的寶寶眼鼻下有小細紋,這是典型的過敏性鼻炎外部癥狀。
單邊流鼻水
通常流鼻水都是兩邊一起流,但罕見疾病「腦脊髓液漏出」則是單側鼻水,如果寶寶每次都只流單邊鼻水,就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