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不會得糖尿病 - 藥品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06-08-12T00:00

Table of Contents

會得糖尿病的原因是什麼?要如何才不會得糖尿病?如果得糖尿病是不是就不會好了?剛聽說我家族好多人有,不想自己也發生,所以請教一下
Tags: 藥品

All Comments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06-08-16T05:33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和遺傳有關﹐臨床表現亦有多種變化。一般認為糖尿病是由於遺傳﹑環境﹑化學毒素以及微生物等因素交互影響﹐造成體內胰臟分泌胰島素不足﹐或體內對胰島素產生抗拒性﹐致使對於醣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完全無法利用﹐造成血糖過高﹐尿中有糖的現象。同時也造成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不正常。
其實糖尿病是有跡可尋的,並不似大家所想像的,只要充分認識它,注意衛生保健及均衡營養,控制體重,並定期健康檢查。平常注意疾病的預防,比生病才四處求醫治療更為經濟﹐也更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那些人容易罹患糖尿病呢?
一、 遺傳及家族病史
遺傳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險因子。有家族遺傳病史者,一定要更加注意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二、 肥胖
體重過重,體內胰島素的工作效率會大打折扣;特別是腰圍過粗﹑腰臀比過高者,是糖尿病高危險群
三、 年齡越高﹐罹患糖尿病機率越大
四、 懷孕時有血糖過高或葡萄糖耐受不良(妊娠糖尿病)﹔或產下4000克以上的嬰兒者
五、 飲食過量﹑暴飲暴食者:
飲食不規則,喜歡暴飲暴食者,容易擾亂新陳代謝﹐得到糖尿病的機會較高
六、 本身已有胰臟疾病者:
不論是先天生胰臟障礙或後天性胰臟功能受損者,會影響胰島素的分泌,進而影響血糖正常,所以通常較容易罹患糖尿病。
七﹑過勞﹑壓力沉重者
壓力會刺激腎上腺素或副腎皮質激素分泌﹐引發對抗胰島素的作用,阻礙胰島素正常的功能,長期下來,可能擾亂新陳代謝及增加胰臟負擔﹐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率
八﹑酗酒﹑嚼檳榔
酒精會嚴重傷害肝機能,也會影響胰臟機能,最後引發酒精性胰臟炎,造成胰臟功能障礙,如此一來,也較易成為糖尿病的受害者。最近也有研究認為﹐嚼檳榔不但會增加罹患口腔癌的機率﹐也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會
糖尿病的預防
1遵守國民飲食指標﹐控制體重﹐定時定量﹐勿暴飲暴食
2適度運動﹐運動可使胰島素的利用更好﹔並有利於新陳代謝的順暢
3不要過度疲勞﹐保持心情愉快
4少喝酒﹐少嚼檳榔
5定期健康檢查
美國糖尿病學會專家委員會建議以下情形做為糖尿病篩檢:
年齡45歲以上,如果篩檢正常每三年再篩檢一次。
年齡45歲以下有下列情形,建議篩檢:
1肥胖:體重≧120%理想體重或身體質量指數(BMI)≧27kg/㎡。
2一等親有糖尿病史。
4妊娠糖尿病史,或新生兒體重>9磅之母親。
5高血壓(≧140/90mmHg)。
6高密度膽固醇濃度≦35mg/dl或三酸甘油脂≧250mg/dl。
7葡萄糖耐受不良
對於糖尿病的預防,有四個重點提供給民眾參考:
 1.多懂一點:對糖尿病的知識多懂一點,就會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有所警覺。
 2.少吃一點:不僅是指攝取的總熱量少一點,可選擇適合的糖尿病專用配方代餐替代早餐或正餐,適時補充熱量,並可注意到營養的均衡與適當。
 3.多動一點:保持均衡規律的運動量,再加上飲食控制,體重就不至於過胖。
 4.想開一點:愉快的心情治百病,對糖尿病的預防有其積極作用
一、發現糖尿病,早期接受治療並終生不斷,儘量控制血糖在理想範圍內。
二、預防血管病變,應避免抽煙、控制高血壓、血清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在正常範圍,並注意足部的照顧,防止足部問題的發生。
三、預防眼睛病變須知:
每年定期至眼科檢查眼睛一次,視力改變、或眼睛疼痛時,應更勤加檢查,必要時醫生給予外科治療。
平日控制高血壓及糖尿病,以免加速惡化。
避免舉重及劇烈的運動,以免眼底血管破裂。
戒煙
四、預防腎臟病變須知
每年驗一次腎功能檢查及驗尿蛋白,避免使用對腎臟有害的藥物。
平日控制血壓及血脂肪,血壓高時遵照醫囑使用降血壓藥。
避免泌尿道感染,如多喝水,勿憋尿等均可防止。
有腎臟病變時,服口服降血糖藥物,易發生低血糖,請遵照醫囑改注射胰島素。
有腎臟病變時,飲食中蛋白質量須限制,請教營養師予以計劃,病情嚴重時作血液透析。
五、預防心臟血管、腸胃、泌尿系統等自律神經病變時,應注意下列各項:
使用某些抗高血壓藥物,會加重姿態性低血壓時,要當心,平日姿態改變,如站起來,或抬東西,動作緩慢些,預防跌倒並保持大便通暢。
糖尿病性胃經攣,可採少量多餐方式進食,至於周期性的腹瀉,醫生會使用抗生素與止瀉藥治療。
避免膀胱無力、小便失禁、泌尿道感染,有計劃常解小便,排尿後,用手壓下腹部排空膀胱。
當膀胱發炎時增加飲水量,並遵照醫囑使用藥物,控制發炎。
初出現陽萎,應排除心理障礙看泌尿科或精神科,找出原因,加以治療。
正確的足部保護與運動,預防足部受傷,每日檢視足部。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06-08-15T22:26
可以一週測量飯前及飯後血糖值各三次,如果超出標準時,建議到醫院抽血檢驗醣化血紅素.平時攝取量要注意,要少量多餐.因為我6月底時檢查出有糖尿病,只要控制好就比較沒有大問題.另外我因為生病,體重減少11公斤,這是初期生病現象.很多問題建議親自問醫生較好,要掛新陳代謝科.
如果有其他有關糖尿病問題可以大家相互交流.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06-08-16T22:15
哪是啊..也不一定..
我看很多得糖尿病的人大多都是瘦子的也佔不少啊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06-08-16T00:05
糖尿病的發生是因為血液中的血糖太多,自身的胰島素又不夠(胰島素的功用為將血糖轉成肝醣),才無法將血糖轉換成肝醣,才會由尿液排洩出去。但是也有人不是因為吃太多甜食,而是因為遺傳因子中的製造胰島素基因出了問題(即突變)才無法正常製造胰島素,像現在就有人運用基因改造工程將製造胰島素的基因移植到細菌裡,再藉由細菌的大量繁殖,再把細菌裡的製造胰島素的基因抓出來,再將它移植到人體內以便治療糖尿病。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06-08-14T00:25
什麼是糖尿病 一般而言,人體會將吃進去的澱粉類食物轉變成葡萄糖,充當身體的燃料,而胰島素是由胰臟所製造的一種荷爾蒙,它能讓葡萄糖進入細胞內,提供熱能。糖尿病指的是人體內的胰臟不能製造足夠的胰島素,導致葡萄糖無法充分進入細胞內,血糖濃度就會升高形成糖尿病。 糖尿病發生的原因 根據目前研究所知,糖尿病的發生與遺傳體質有相當程度的關連,而肥胖、情緒壓力、懷孕、藥物、營養失調,也都會促使糖尿病的發生。但是糖尿病絕對不是種傳染病,它不會傳染給別人,也不會受別人的傳染。 誰易得糖尿病 1.家族有得糖尿病的人  研究指出,糖尿病人的家屬罹患糖尿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5倍以上。 2.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  40歲以後,100人中約有10人會罹患糖尿病,因此步入中前後應特別留意。 3.體型肥胖的人  糖尿病的初發病例中約有60%是肥胖的人。 糖尿病症狀有那些 通常來說,糖尿病並沒有太多明顯易察的瘲狀,民眾往往是經由醫師檢查後才得知自己罹病。而在血糖逐漸升高後,糖尿病病人才會有尿多、口渴、飢餓、疲勞、視力模糊、體重減輕或傷口不易癒合等症狀的出現。轉載於: MAY

要如何讓腰不痛幫幫我吧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06-08-11T00:00
最近腰好痛
走路的時後 躺著的時後 端著的時後
可是有時又不會痛
是兩側的左邊
請問有誰和我有一樣的症狀 /或者要如何保護腰的方式
如�� ...

市面上的減肥藥有效嗎?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06-08-11T00:00
我姊在市面上看到減肥藥,不知道有沒有效、副作用?
那個產品叫~沛柏立纖姿錠~
急用~我怕她買的不實藥品!

有關於痛風的根治問題:有甚麼方法可以完全治好痛風嗎?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06-08-11T00:00
請問如果有痛風的話有沒有藥可以治好?因為我男朋友已經用盡所有的方法都沒辦法根治.痛風是不是會遺傳?

請問有什麼食品是熱量低又可以美白的....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06-08-11T00:00
如題\\
請問有什麼食品是熱量低又可以美白的....
請問有什麼食品是熱量低又可以美白的....
已更新項目:
我是知道意仁可以美白..但是..
意�� ...

跟纖芙琳synephrine很像的羅美纖synephrine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06-08-11T00:00
是這樣的..最近我朋友一值推薦我買..synephrine
中文名稱叫~~~~~羅美纖膠囊食品.~~~~~~~~~
勉為其難買了一盒..吃了幾天.是沒什麼事發生..
可是還是覺� ...